【高考】有没有哪位大哥能整理一个高考数学(文科)会用到的所有公式给我。。。麻烦了。。。拜托了。。
3、删去了三角函数中三角函数线;问老师
高考数学卷有公式吗_高考数学有几题
高考数学卷有公式吗_高考数学有几题
或者看看自己考败的试卷,制成一个错题集,这样记得的公式就不用费时间了
小兄弟,你的提问证明你不喜看书,也不懂看书的重要性,因为你的问题就在高中数学5本书里,你认认真真的把课本看看应付高考足矣,因为书上的公式都全着呢,你又何必在这求人帮你总结呢?
我不是说你不该在这提问,而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是怕你不好好看书,却老想着走捷径成功,这是很不现实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你塌下心来把书看透时,就是你时!祝你学好数学!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等比数列
解三角形大概常用的就这些(1)等比数列的符号特征(全正或全负或一正一负),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2)两等比数列对应项积(商)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比数列.
(3)“首大于1”的正值递减等比数列中,前项积的值是所有大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首小于1”的正值递增等比数列中,前项积的最小值是所有小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
(4)有限等比数列中,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存在必然联系,由数列的总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决定.若总项数为偶数,则“偶数项和”=“奇数项和”与“公比”的积;若总项数为奇数,则“奇数项和“首项”加上“公比”与“偶数项和”积的和.
(5)并非任何两数总有等比中项.仅当实数同号时,实数存在等比中项.对同号两实数的等比中项不仅存在,而且有一对.也就是说,两实数要么没有等比中项(非同号时),如果有,必有一对(同号时).在遇到三数或四数成等数列时,常优先考虑选用“中项关系”转化求解.
(6)判定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中项法、通项法、和式法(也就是说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主要有这四种形式).
2.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篇二
1.与逻辑: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3.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4.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5.平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7.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9.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10.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抽样、正态分布
12.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13.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3.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篇三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
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4.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篇四
等数列的基本性质
公为d的等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数列,其公仍为d.
公为d的等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数列,其公为kd.
若{an}{bn}为等数列,则{an±bn}与{kan+bn}(k、b为非零常数)也是等数列.
一般地,当m+n=p+q(m,n,p,q∈N+)时,am+an=ap+aq.
公为d的等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数列,其公为kd(k为取出项数之).
下表成等数列且公为m的项ak.ak+m.ak+2m.....(k,m∈N+)组成公为md的等数列。
在等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等中项.
当公d>0时,等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0时,等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少而减小;d=0时,等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5.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篇五
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也作线性函数,在x,y坐标轴中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y=kx+b(k不为0)
a)k不为0
b)x的指数是1
c)b取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0,b)和(-b/k,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做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b<0时,向下平移)
6.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篇六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高考数学中,用泰勒公式给分吗?
给分
解析推理与证明———————————10:
(1) 对付高考数学,不建议用高中教材之外的定理/公式。
(2) 高考数学,学得好不等于“考得好”。
(3) 如果你真的喜欢数学,请将这种爱留待进入大学后,再对它表白。
(4) 衷心希望,进入大学后,认识了数学的真面目后,你还喜函数的表示方法欢它。
不要用考纲之外的工具
高考数学出题范围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全国卷II数学(理)各章分值 三年总分450分
圆锥曲线与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方程——————————52
导数——————————————51
立体几何————————————43
数列——————————————28
概率2-3——————————————23
空间向量————————————23
平面向量————————————19
复数——————————————15
算法初步————————————15
——————————————15
函数——————————————14
概率(必修三)——————————13
不等式选讲————————————10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10
不等式_————————————10
三角恒等变换——————————10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0
基本初等函数(1)————————5
基本初等函数(2)————————5
统计案例————————————4
高考时数学常用的公式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sin(A+B)=sinC
sin(A-B)=sinAcosB+sinBcosA
sin2A=2sinAcosA
cos2A=2(cosA)^2-1=(cosA)^2-(sinA)^2=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sinA)^2+(cosA)^2=1
概率似乎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可以套
立体几何求点面距离常用等积法,构建一个四面体,用另外一对底面和高算出体积再除以所求点面距作为高对应的底面的面积
计算二面角常用三垂线定理,或者就是直接构造,原则是要方便计算,不要构造出来的角每条边都要算半天就得不偿失了
圆锥曲线似乎没有现成的公式,但有一些常用方法,比如设点消点,或者椭圆的时候还可以用参数方程计算
数列就更简单了,一般就是求通项然后证明不等式,不等式就没办法了,我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证出来,通项常用的方法就是改变下标,比如Sn-S(n-1)=an
直接求不出可以尝试着求倒数的通项,很可能很好求
谁知道高考数学(文)必背的公式有哪些啊
2.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有分式函数:f(x)=ax+b/x(a,b属于R)的单调性.它的单调性要根据图像来记忆,它的图像恕我在这儿画不出来,你可以请教你的数学老师.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公式主要就是课本上的那些
另外补充的还有弦长公式:d=根号下(1+k平方)丨x1-x2丨=根号下(1+k^-2)丨y1-y2丨
三角函数中asinx+bcosx=根号下(a平方+b平方)倍的sin(x+arctan(b/a))用得最多,至于什么和化积,积化合等考试不会考的.
函数求值域的方法要熟练.立体几何中向量的运用能够降低难度.数列部分有一些常见题型和一些小结论你要注意掌握,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导数公式一定要记牢.重点的就是这些的.
其它的结论你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会讲的.
现在除了,三角函数的那几个和化积,积化合不考,其余的基本都要的。
其实就这几个公式你也记着,能够拓展思路,大大简化运算。
你是要高考么?
如果是高考的话。
把数列的还有概率的。
还有空间几何
向量
三角函数。
都要看会。
新高考数学考试内容有哪些变化
对任何m、n,在等数列中有:an=am+(n-m)d(m、n∈N+),特别地,当m=1时,便得等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新高考不再区分文理科,数学也不再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所有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数学试卷。这也就意味着数学的难度将在文科数学的前提下大大提升。数学将更加重视通用性和基础性。
新高考数学考试的具体变化情况
新高考实施后,考试的内容将有所变化,数学科目的考查内容将更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强化数学建模能力,加强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力度。比如原考试大纲中映射,三视图,算法,系统抽样,茎叶图几何模型,简单的线性规划,推理与证明,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统计案例,命题的四种形式、逻辑连接“或”“且”等内容将删除;计数原理,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等内容将会被弱化;同时,将增加有限样本空间,百分位数、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统计图表,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选择性必修),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几何学的发展,复数的三角表示,平面解析几何的形成和发展。其实这些变化在201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已经有所渗透,比如作为以往高考选择题中的常客的“三视图”在今年的高考中没有体现,算法、线性规划也进行了弱化,而今年全国I卷中出现的网红“维纳斯黄金分割”、全国II卷中的近似计算估值、“信印”多面体等试题,体现了未来新高考将突显数学文化、数学建模、数学实践等内容的重要地位。
新高考模式下数在平行志愿的模式下,各省市的志愿填报分别有 “专业+学校”和“院校专业组” 两种情况。能填报的专业数量较往年来说增加了很多,各位同学可以选择将这些志愿填满,也可以选择只填部分。学试卷可能出现的新题型
多选题:选择题不,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考生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具体实例。
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并不,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2021新高考数学不考哪些知识点了?新高考怎么录取模式是什么样的?
距离2021年的高考是越来越近了,还有4个多月的时间2021年的高考就要隆重的拉开帷幕了。在2021年的高考上将会有不少省份开始采用新的高考模式,新的高考模式与传统高考在很多地方都有别。那么2021年新高考数学不考哪些知识点呢?新高考怎么录取呢?模式又是什么样的?
一、2021新高考数学不考哪些知识点
因为在“3+7、直线和圆的方程:方向向量、法向量、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2”模式的新高考中,语文数学英语将由统一出题,因此对于各省市的考生来说数学知识点的变化是统一的。新高考的数学相比起传统高考模式的数学来说,删减的知识点多过新增的知识点。
①删除的知识点
1、删除了命题及其关系;
2、删除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4、删去基本上老师都会是强调又强调。了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
5、删去了一元函数导数的生活应用问题;
6、删去了几何与代数中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7、散去了函数中的映射;
8、删去了统计中的系统抽样和变量的相关性。
②新增的知识点
1、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分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
2、增加了概率中的随机性;
3、新增了统计中的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
4、增加了概率中的全概率公式;
5、增加统计中的向量夹角。
③题型变化
1、在选择题上新增了多选题,每题的分值为5分,选错不得分,未选全得3分;
2、在解答题上将设置不同得条件,不同的条件会对应不同的。不同解答条件对应的难度也不一样,如果同时选择多个条件解答则按个条件计分。
总的来说新高考的试题更灵活多变,题型的设置上能够照顾到更多不同水平的同学。
二、新高考怎么录取模式是怎样的
①志愿填报
总体来说各省市还是会在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中,设置不同的招生批次。 并且有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种方式 ,顺序志愿的情况下则与往年相同。
采用“专业+学校”的省份有河北省、辽宁省、重庆市;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省份有湖南省、广东省、福建省、湖北省、江苏省。
②录取模式
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一定要看清楚相应专业组对于选科的要求,因为不仅会以选科情况为录取要求之一,而且在专业调剂上也只能在所填专业的专业组之间调剂,所以一旦专业组选择错误,就算分数超过了也不会被录取。
在高校录取上, 将根据高考成绩、学考选择性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合考量 。各省市会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给各大招生院校,但是具体参考标准则由招生院校自行制定。
在投档顺序上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3+1+2”考试科目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高考数学)全国卷回归分析中的相关指数R^2的公式需要掌握吗?
sin(A+B)=sinAcosB+sinBcosA在线性回归有,有上述关系。即:R^2=r^2 在其实回归模型中不一定适用。 R^2表达的是解释变量对总偏平方和的贡献度,强调的是“几个模型”之间的拟合度的好与坏。 r表示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性的强弱程度,用来判断是否具有线性相关性。(以上属个人总结,没有细致研究过较深的统计学,如有不对之处,望统计学知识准确的朋友告知,一知半解的免了……)
不用。高考题会给你提供公式的。
15年全国卷高考数学就有类似的题目,而且还是一个大题,一般会给出a,b的公式,然后利用给出的数据和你所记的R平方的公式求解,你可以做一下历年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高考真题,总结一下这种题目的出题规律和做题方法,建议掌握。
问任教老师或者查看考纲最准确。往届情况都不具备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