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题库 >

浙江省2002年高考时间_浙江省2002年高考人数

高考时间为什么定在每年七月的七号到九号?

现在高考是你什么时候想考就能考的,不受年龄和次数的限制。

当年的7月7日-9日是中专和技校的招生考试。

浙江省2002年高考时间_浙江省2002年高考人数浙江省2002年高考时间_浙江省2002年高考人数


浙江省2002年高考时间_浙江省2002年高考人数


1979年-2002年的高考时间除去1983年,每年的高考时间都固定为7月7日-7月9日,1983年的高考时间为7月15日-7月17日,是因为当年的7月7日-9日是中专和技校的招生考试。

由于1983年的考大学在后、中专技校招生考试在前,所以那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很多学生急着参加工作,去考中专技校。

历史沿革

1977年10月21日,日报头版《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1981年,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文6理扩展资料:7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

1983年,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部门或系统所属的某些普通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安徽2002高考时间

经同意,决定从2003年起高 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除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等地区外,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模式。

浙江省方案: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各科分值均为150分;文科综合(包括对、历史、地理学科的考查)、理科综合(包括对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考查)分值均为300分。

历年高考时间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6月8日 (上午) 休考,(下午)15:00-17:00 外语

1977年冬,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1983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之外,一直到2002年,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

为此,就高考改期一事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向提供了1995年—2000年期间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的气温、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台风的发生频率等相关气象信息。数据显示,6月10日—20日的平均气温1、上海市6月9日英语听说测试。为23.738℃,而7月5日—15日的平均气温为25.326℃;6月昼夜温在10℃左右,大于7月高考期间的不足9℃,台风的平均发生率和洪水发生率也比7月小。在进行了信息比对、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为全国考生和与高考相关的人群考虑,将高考时间改在每年的6月较为适宜。

高考是从哪一年由3天改成2天的

2001年,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6月8日 (上午) 09:00-10:30/物理 ,(下午)15:00-17:00 外语(含听力)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

1、高考一直是三天时间,但并不是所有省份都需要三天,黑龙江、辽宁省市是两天。

2、1979年规定了全国统一的高考时间为每年的7月7、8、9日,2003年将高考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改为6月的7、8、9日。

3、由于部分省(市、自治区)按新方案实施高考或科目设置不同,高考结束时间不一,黑龙江、辽宁等地于9日上午结束,海南、江苏等地于9日下午结束。

在1952年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并组织了新的次高考,同时也确定了高考的时间是8月中下旬,考试日期为三天。

1955年高考时间进行了次改革,时间确定为7月中下旬,同样是三天时间。

1979年将高考日期确定为7月7、8、9号。

2003年,才最终决定将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的6月7、8、9日。由于现在高考普遍只需要两天时间,因此高考时间就确定为现在的6月7、8号。

不同省不一样吧,我是山东的,我们取消小综合后就变成两天了,我记得是2013年

2002年起,由3天改成2天的

1996。...

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

2001年11月16日,正式签发《关于从2003年起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的通知》:

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1、1977年11月到12月期间,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1978年开始正式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这一阶段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

2、成型阶段:1983--1987

这个阶段是以外语成绩计入总分为开端,这体现了外语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1985年在广东省首先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更是全面的提升了高考命题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大胆每年7月7、8、9日。实践,为今后高考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调整阶段:1988--1993

经过十年的摸索,高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以上海为首带动全国进入高考全面调整的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1988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在全国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经原教委批准,1988年,上海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并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会考后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由招生高校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一门,形成3+1的模式。后来,到1992年高考结束后,新的高考模式大体确立,也就是所谓的3+2模式。

此于2004年2月份决定进一步扩大分省单独命题的范围,在部分省市实行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自主命题,2004年新增的单独命题的省份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再加上往年的,上海,以及考试中心自己命制的4套试卷,这一年全国共有15套的高考试卷。模式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分文理两组设置高考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4、稳定阶段:1994--1998

5、新课程改革:1999-2003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高考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999年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的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数外这3门必考科目,“X”的选择比较多,“X”是指由高校在,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文理综(史地政物化生)中选择一门或几门。

由于X的可选择性,“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历史格局被打破,1999年广东率先进行“3+X”科目改革。(99年广东参加高考的孩子感觉很心塞那,你们是实验的),决定于200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3+X”高考改革。进入2002年,市全部科目实行自主命题,以此为开端,下一阶段要来了。

2000年1月,安徽试行了春季招生考试,也就是“二次高考”改革,所用试卷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卷”,后来上海也开始进行春季招生,这是高考全国高考的一个巨变的机会,如今(到2015年春季)只有上海还在继续探索春季招生,上海能否带动全国,打破“一考定终生”,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6、开放阶段:2004--2006

2005年新增山东,江西,安徽,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自主命题的省市逐步增加,于是全国高考呈现明显的开放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

现在高考只能考一次吗?还是你想考几次就考几次

现在的高考还是想要考几次就能够考几次的,因为你第1年在高考没有考上的时候,第2年还是可以选择复习的,如果你复习的成绩还是不理想,还可以进行第3年的复习。

高考一般能考两次,在次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可以在第二年进行高三复读,复读后可以再考一次,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只能以后参加高考。

高考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在每年的六月七日和八日

高考的话只能一年考一次,如果还没考上大学或者考上没去上的话,也是可以等下一次高考报名的时候报名再参加下一次高考。

高中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考一次获得全日制普通本科,如果没考上本科,可以以往届生的身份再考几次无限制,如果没考上本科的去工作了还要高考的,可以以考生的身份高考,不限次数。大专毕业也可以通过专升本获得全日制普通本科。以上说的是全日制学历获得方法。

现在高考的制度只有一次考上了就上去了,考不上也是没办法复读的,只有一次机会。

现在高考是你想考几次就可以考几次的,不过是你高考失利之后复读可以,到了一定年龄的话,复读也难了。

现在高考还能考多次,补习允许复考。据说可能将来不允许补习,复读,复考了。

江苏省2002年的高考是在几月份?

2002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与7月8日两天,其他省份略有所异,可能考试时间长些

7月7、8日吧! 然后 从2003年开始,高考从7月份改到6月份。

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主要原因是7月份天气炎热,而且经常处于三伏之中,对考生的备考、现场发挥、正常休息以及交通出行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

六月份

6月7,8,9三天

高考制度什么时候开始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时间为7月7日、8日、9日。

1952年

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1977年再次恢复高考。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普6月9日 (上午) 09:00-10:40 物理/历史 ,(下午)15:00-16:40 化学//生物/地理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一选拔性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试。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全国高考是在哪一年改在六月份进行的?

这段时期是高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原来,在第3阶段末期,原教委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改革科目设置的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相应改革: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能力;在择优前提下,调整试题难易度;

不少人一直以为高考时间就是随意规定的,顶多就是考虑一下要给考生留足复习时间,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实际上这里面还是有讲究的。其实在早年以前,一年一度的高三盛会是在每年七月七日举行的。“双七”是不是听起来很吉利?不过选这个日期主要不是为了增加考生的好运气,而是为了纪念“事变”的。七七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但是革命英雄的精神理应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作为未来的栋梁和希望,高三学生更应该记住这个日子。选在七月七高考代表了对新一代青年寄予的期望。

虽然七月七这个日子很有意义,但是实际上却苦了参加高考的师生。“七月八月像火炉”,七月份全国各地天气普遍炎热,学生参加高考时心烦意乱还有中暑的风险,老师批改试卷时也感觉热到炸裂。而且七月份多自然灾害,这也为高考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来二去,大家的意见就多了。于是开始考虑换个时间高考。终于后来,高考时间被改到了六月。

六月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月份,不早也不晚。既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充足的复习备考时间,又能尽量避免学生受到高温酷暑的折磨。天气不那么热了,阅卷老师批改试卷的心情也更加舒畅。也正因为高考被安排在六月,才使得高三同学们参加完这场“最终试炼”就可以享受长达三个月的超长期。这对已经连续备考一年多的考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动力。

那为什么选在七号和八号高考呢?这是因为“六七八”是个顺子,寓意高考顺利。而且这三个数字连起来读就像是“录取吧”,谐音也很好。由此可见的良苦用心,祝福全国高三同学们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心仪的大学开始新的生活。

在2003年时,经批准,正式对外公布了200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将从现在的每年7月的7、8、9号,改为2003年的6月7、8、9号。

据了解,从1979年全国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考试时间一直是7月的7、8、9号,这一做法已延续了20多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7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工作影响加大,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考虑到如果2002年起实行这一方案,将对应届考生的复习安排产生影响,因此,决定从2003年起实行这一新的考试时间。

高考是2003年改成6月。

高考(全称呼: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不包括、、)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统一组织调度,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1] 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6月7日-9日)。

2003年,经同意,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高考时间为什么定在6月,而不是其它月份?其实2002年高考时间为6月7-8日。6月7-8日是高考统一科目的考试时间。以前在8月!

2002年高中毕业是几月几号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报名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其实高中的正常的毕业时间就是高考结束之后,也就是6月10号,因为7、8、9都是有考试的,如果你没有参加9号的外语口试或者是没有这个考试的省份,那么高中毕业时间就是6月9号了,一般毕业时间其实都是从高考结束之后开始算起的,但是高三考生的退校时间在高考考试之前,有些学校在高考前一周就已经退校了,有的学校可能在高考前三天退校,但是正常都是在高考前一天退校的。

而且每个学校高中上的毕业时间其实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在6月份,其实这和学校的制定证书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基本学校高中上的日期都是6-10号的,基本不会在这个时间之外,可能有些学校也是有特例的,但是极少。

高2002年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0:15物理/历史,15:00至17:00外语。6月9日8:30至9:45化学,11:00至12:15地理,14:30至15:45思想,17:00至18:15生物学。考时间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统一组织调度,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6月7日-9日)。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据我所知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文理科的语文英语卷子一样吗

高考文理科的语文英语卷子除江苏外是一样的,江苏省的语文试卷文理科不同,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具体情况如下:

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用“3+X”的高考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

该方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海南省采用“3+3“的模式,海南省高考考试共6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为公共科目,文科生单独考、历史、地理,理科生单独考物理、化学、生物;

上海市方案: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其中英语一年两考,取分;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实现考试的标准化,以逐步做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这使得这一阶段的试题区分度增大,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然后,随着“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出现,高考需要新一轮改革。A+、A??比例给分,总分660分;

选考科目:、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学生要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3+1+2”方案: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

“3+1+2”模式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然后从、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高考的考试时间:

1979年-2002年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

2020年,高考时间推迟为7月7日-8日,部分新高考省份为7月7日-10日。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