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考 >

西北民族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_西北民族大学的二本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是几本啊?

西北民族大学是二本。

西北民族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_西北民族大学的二本专业西北民族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_西北民族大学的二本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_西北民族大学的二本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_西北民族大学的二本专业


根据息可知: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西北民族大学是二本大学。如果你不是甘肃考生,西北民族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本大学。

重点专业

特色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蒙古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汉语言。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甘肃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物理学、民族学等。

以上内容参考

西北民族大学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招生专业一览表

1、经济学

2、金融学

3、保险学

4、经济与贸易

5、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

6、法学

7、学

8、工作

9、民族学

10、教育技术学

11、应用心理学

12、体育指导与管理

13、汉语言文学

14、汉语教育

15、汉语言(翻译)

16、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尔)

17、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尔语言)

18、汉语言(藏汉翻译)

19、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

20、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

21、英语

22、俄语

23、语

24、广告学

25、广播电视编导

26、历史学

27、文物与博物馆学

28、文物保护技术

29、数学与应用数学

30、信息与计算科学

31、物联网工程

32、应用化学

3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4、化学工程与工艺

35、制工程

36、环境工程

37、生物技术

38、食品科学与工程

39、生物工程

40、动物科学

41、动物医学

4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43、土木工程

44、临床医学

45、医学检验技术

46、护理学

47、口腔医学

48、

49、会计学

50、财务管理

51、公共事业管理

52、旅游管理

53、音乐表演

54、音乐学

55、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56、舞蹈表演

57、舞蹈学

58、舞蹈编导

59、绘画(画)

60、绘画(油画)

61、视觉传达设计

62、视觉传达设计(唐卡)

63、环境设计

以上内容参考:

西北民族大学本部有哪些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的专业可不少,具体名单如下:

序号 学院 专业

1 经济学院 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专业

2 法学院 法学专业

3 民族学与学学院 学、工作、民族学

4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

5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

6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教育

7 尔语言文学学院 汉语言(翻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尔)、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尔语言)

8 藏语言文化学院 汉语言(藏汉翻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

9 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汉语言(蒙汉翻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

10 外国语学院 英语、英语(蒙英双语)、俄语、语

11 传播学院 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

12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

13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14 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藏汉双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

15 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工程、环境工程

16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17 土木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

18 医学院 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

19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20 管理学院 、(藏汉双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

21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演唱、演奏)、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22 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

23 美术学院 绘画(画、油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西北民族大学算好二本吗

二本。

学校位于兰州市。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7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学校专任教师126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6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9人,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17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56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