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鹤楼送别的古诗
黄鹤楼主楼壁画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故人西辞黄鹤楼,
《登黄鹤楼》孟浩然 《登黄鹤楼》孟浩然书法
《登黄鹤楼》孟浩然 《登黄鹤楼》孟浩然书法
《登黄鹤楼》孟浩然 《登黄鹤楼》孟浩然书法
58.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黄鹤楼。——史谨《登岳阳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8.泛泛青翰舟,亭亭黄鹤楼。——贺铸《送左禹赴江夏尉》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的描写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江南岸的武昌区,是古代文学名篇《黄鹤楼》的主题地。黄鹤楼以其高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描写黄鹤楼的诗有《登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等。
古人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1.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哪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尾联以写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4.送君远作羊荆州,送君西上黄鹤楼。——戴雨耕《送赵侯之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3、《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唐】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赏析:此诗开篇二句先从昔日遥望的印象,逗出一个“爱”字,为此时的游赏作一铺垫。“洲势”以下,即着意描写鹦鹉洲的胜景,从傍晚到月夜,从无生命体到有生命体,依次写来,浓墨重彩,声光满纸。以“君行采采”作结,点出送王迥出游之意。
写黄鹤楼的诗有哪些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写黄鹤楼的诗有哪些如下:
黄鹤楼最的三首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送康太守》,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为武汉市建筑。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136.黄鹤楼中玉笛,看花吹彻春声。——管讷《题墨梅送友人》、《黄鹤楼 / 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题北榭碑》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4、《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唐代: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译文: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的就是远眺鹦鹉洲。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
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月光皎皎远处白茫茫的芦花连成一片,夜风拂过带来阵阵杜若香。你此次离去不要忘了我呀!
黄鹤楼古诗文名句
148.黄鹤楼前路,轻帆好问津。——方回《晚晴又赋》《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45.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曾鲁《赠黄道士还九宫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古人登上黄鹤楼的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1. 古人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2.有关黄鹤楼的诗句
1,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出自唐代李白的《望黄鹤楼》
白话文释义: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之术。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话文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唐代崔颢《登黄鹤楼》
4,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出自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白话文释义: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白话文释义: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的就是远眺鹦鹉洲。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
3.有哪些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好多,下面摘录几首供君参考: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黄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李白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读完全诗,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这等好诗,岂非凡人能做。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块垒,难以展抒。后来到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一时兴起,便写下《登凤凰台》一诗,欲与崔颢一较高低,其诗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其风格意境却有相似之处,而境界高远确也难分高下了。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代: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4.望黄鹤楼 唐代: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5.题黄鹤楼石照 唐代:吕岩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6.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
茫茫九派流,
沉沉一线穿南北。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7.黄鹤楼 宋代:陆游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8.黄鹤楼 宋代:贺铸
登真者谁子,昔有费公禕。
白日玉书下,青天驾鹤飞。
此地少留憩,神标怅依依。
振裾谢尘浊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与尔方远违。
层楼宠陈迹,江山长四围。
登临美商素,雨气薄西晖。
水落州觜嫩,风豪帆背肥。
飘然起遐想,琳馆閟岩扉。
明月识悠阔,白云疑是非。
金桃未遽熟,薤露虞先曦。
高树两华表,长招羽驾归。
灵瓢五色剂,定与遗民挥。
自顾乏仙质,延生犹可希。
刀圭傥不吝,如饱首阳饥。
9.题黄鹤楼 宋代:江万里
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书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10.崇恩演福禅增偈 宋代:贾似道
灵山一别几经春,今日重来喜见君。
佛法一肩担荷却,黄鹤楼前尊。
4.黄鹤楼都有哪些古人留下的诗词
黄鹤楼的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戚戚鹦鹉洲。
崔颢提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5.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唐崔颢的《黄鹤楼》
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
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崔浩
124.长天云扫碧龙鳞,黄鹤楼前白玉轮。——李新《龙笛》1.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
16.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乃贤《京城春日二首·其二》34.要知觌体难藏处,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方《诸佛居何国土》35.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
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2.崔颢黄鹤楼的诗句
1、原文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有关黄鹤楼的古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原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律约略的可分成前后两层,前四句讲仙人已去的寂寥,后四句说俗人眼下的惆怅。至于诗中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物事等解释,我就不赘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释都是精细得很,比我的瞎说要好得多,读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说因这首诗传下来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后盛传此诗,认为它是七律的范式。
其实这诗照七律的戒律来比对,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无奈这个崔颢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鹤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让你有道不清的感怀和情怀,你还能顾得上什么拗不拗啊?接下来的就是眼前晴川历历在目、芳草萋萋可见,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于是,接踵而来的便是思仙引发的思乡之情,真真的烟波江上愁不断了。撇开后来李白评价的因素,你说这诗读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后来有了李白评价的传说,更使本是上品之优的诗篇优而优之了。照《唐才子传》的说法,崔颢诗成且提之于黄鹤楼上后,某次李白亦赴彼游,“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崔颢的这首诗竟然把个诗仙给羞走了,并且日后人人到此罢手,可见是诗之魅力!后人考证,认为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来。
我们也就相信这个“考证”,姑且算为想象杜撰而来的吧。但有两点是真实的:其一,李白真的是游过黄鹤楼,有诗为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且另有一首《望黄鹤楼》的五言十韵长律亦可为佐证。
其二,李白真的是羡慕崔颢的此诗,因为李白的诗作中至少有两首七律是仿效《黄鹤楼》的。一首是《鹦鹉洲》,诗云“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另一首是《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想一下,李白为什么要仿崔颢的模式来这么两首呢?一定是他真的是羡慕已极,定要找个题材试试身手,于是就选中了“鹦鹉洲和凤凰台”这两个所在作诗题比划这么一把。
结果如何呢?我想,这应该是两种评价,一个是李白自己,他一定认为,象崔颢那样写出来不成问题,更不成难题,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种境界,会强于他的。
所以李白的诗在其后的时光中总是以意领先而必胜。外人的评价呢,觉得这李白之仿作实在是不如崔颢的好,应后代们,仿写为一大。
但也总觉得这崔颢除此诗外它诗已真的不是绝佳了,哪能比之于李白呢?后来的不如李白,是崔颢傲了呢,还是灵感不常在了?其实,崔颢之一诗仅是瞬间一感的“偶悟”,李白之一生则是通达坦荡的“彻悟”,二人的区别不过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一种称之为“慧根”的说法,认为慧根是先天所赋,但经后天的修炼方可得到激发而生成慧智---这是我说的。
我就琢磨这个慧智的生成条件:初生的孩子们彼此相不多,应该说是都有着不错的慧根,余下来的问题就是以怎样的激发方式来出现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一是专注式修炼,二是气功式修炼。
前者在于静思凝思后的感悟生慧,后者在于沉思静守后的智慧升华。可能友人问,如此烦难,怎能修持,难道还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你留心过书、画家们的入态情形没有,那种专注与气功的静守是相不多的,所以,他们在为书作画时就有灵感相伴,于是,不但是生灵感,且长寿。
我们所说的来于慧根的慧智就是这种灵感,只不过气功下生发的慧智是个相对持续的过程,而专注于某生发的灵感是个短暂闪现的过程,区别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说得清楚了,作任一种学问、写任一种东西,是要有慧智或灵感相伴的,有了这种东西才能出凡入圣,在为诗上才有可能。
4.黄鹤楼古诗崔颢名句
黄鹤楼古诗崔颢名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
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出自:《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本诗的后四句转换角度,写登上黄鹤楼俯视江汉所见所感。本诗人居高临下,如从天上观察人寰一般,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这感慨也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展开。
与寥廓的宇宙空间相比,人世间的距离感应该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辽阔的江汉平原上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乡关却很遥远,非目力可及。
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实在太有限,与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间的小雀与展翅九万里的大鹏鸟一样悬殊。至于从时间角度言,人的寿命以岁月计,积日成月,积月成岁。
转眼之间便是百年,一个人的一生就过完了,比起“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来,已经短得可怜;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神仙来,更不可同日而语。
在人世这个空间和人生这段时间的座标系上,此时此地的我处在什么位置?当此一日将暮、江上烟波泛起之际,身在黄鹤楼上的“我”真说不清楚。
可见本诗人之“愁”有丰富的内涵,不是单单为了乡愁。后四句中,写景比较突出,但都是信手拈来的眼前景,作者并非着意刻画。
特别是当这些景语融入本诗人深沉的感慨后,它们作为景物的特征更趋淡化。推知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之语,很大程度上为此而发。
崔颢《黄鹤楼》本诗高明之处在于:它根本舍弃了黄鹤楼位置、形制等这些外在特征,而紧紧围绕它的得名这一根本要素大做文章。
而就得名论,黄鹤楼与神奇传说相联系正是它魅力之所在,为岳阳楼、滕王阁所难于匹敌。本诗的前两联写身在黄鹤楼下仰观寥廓天宇所见所感。
当本诗人眼看到黄鹤楼时,无穷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于此升飞的故事。那位“昔人”本来也是凡夫俗子,由于学仙得道,羽化登入仙境。
后来他乘黄鹤重游旧地,黄鹤楼应当记得他的仙风道骨。那黄鹤自然也是得道的仙鹤了,自那次飞过眼前这一片天空后,再上,还是属于人间。
面对白云,本诗人意识到宇宙中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虽然没有发生一连串《天问》式的感慨,但读者已感觉到本诗人心潮的起伏。
领悟到本诗人借助黄鹤、白云,等意象所传达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思考。前四句本诗好就好在它是因黄鹤楼而触发的,不能移于别处。它是自然而成,如冲口而出一般。
丝毫没有斧凿的痕迹。它是形象化的,并没有将思想和盘托出,却能让人低回思索于无穷。这样写,虽然没有具体描绘黄鹤楼的形态,却成功地展示了它的精神风貌。
5.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什么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登黄鹤楼》3.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4.茫茫九派流,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李白《望黄鹤楼》7.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8.泛泛青翰舟,亭亭黄鹤楼。
——贺铸《送左禹赴江夏尉》9.黄鹤楼前鹦鹉洲,夕阳西去水东流。——释梵思《颂古九首·黄鹤楼前鹦鹉洲》10.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
——罗洪先《旅怀·其三·望黄鹤楼》11.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李弥逊《念奴娇·楚天木落》12.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13.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
——赵蕃《代书寄吴仲权》14.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15.黄鹤楼中玉笛,看花吹彻春声。
——管讷《题墨梅送友人》16.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17.黄鹤楼空馀铁笛,青牛人远剩瑶编。
——钟仕杰《超真观·其二》18.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陈孚《鄂渚晚眺》19.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20.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田锡《读翰林集》21.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22.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23.千峰笑指来时路,黄鹤楼前月是君。
——陈录《偕一之世卿诣楚云台偶作呈世卿》24.送君远作羊荆州,送君西上黄鹤楼。——戴雨耕《送赵侯之任》25.有客欲登黄鹤楼,挂帆十月辞杨州。
——文彭《楚江秋泛为吴子赋》26.张子别我黄鹤楼,飘然骑鹤归扬州。——皇甫汸《送张子还广陵》27.期君异时明月夜,把酒岳阳黄鹤楼。
——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28.黄鹤不复来,云深离别处。——陈陶《怀仙吟二首》29.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江万里《题黄鹤楼》30.百千诸佛在何居,黄鹤楼诗锦不如。——释法薰《颂古十首·百千诸佛在何居》31.黄鹤楼头玉笛吹,无缘得见蓝桥妪。
——张凤翔《红梅》32.扶醉曾登黄鹤楼,汉阳城对鹦鹉洲。——方孝孺《江山万里图》33.黄鹤楼东卖酒家,王孙清晓驻游车。
——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36.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37.黄鹤楼中月白,鹦鹉洲前水流。
——章甫《太湖秋晚·黄鹤楼中月白》38.黄鹤楼头仙不回,青鸾镜里人难老。——徐庸《送徐以慱游武昌次陈孟英先生韵》39.碧鸡关外先秋约,黄鹤楼前今雨情。
——乔吉《中吕·红绣鞋·竹衫儿并刀》42.安得先生与之游?买酒共上黄鹤楼。——王冕《孙元实春游图》43.仙人黄鹤楼,待子洗壶觞。
——徐祯卿《江上逢许员外》44.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李白《江夏送友人》45.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曾鲁《赠黄道士还九宫山》46.黄鹤楼前秋月寒,楼前江阔烟漫漫。——饶廷直《夜游黄鹤楼遇道人》47.黄鹤楼前帝,古来形胜控江东。
——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48.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49.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50.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51.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52.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53.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54.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释崇岳《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55.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
——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56.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揭傒斯《梦武昌》57.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
——刘因《送徐生还鄂》58.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黄鹤楼。——史谨《登岳阳楼》59.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60.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汪炎昶《闻笛》61.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解缙《采石吊李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
78.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苹红蓼满江湄。 ——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在黄鹤楼留下了《登黄鹤楼》一诗,表达了他对黄鹤楼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孟浩然离开黄鹤楼,前往广陵的故事。
离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别的心情
孟浩然在黄鹤楼游览期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一起欣赏了黄鹤楼的美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离别的时刻总是让人感到心酸。
孟浩然在黄鹤楼离别之际,不禁感慨万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抬头望着黄鹤楼,默默地祈祷着:“黄鹤楼,我会再来的。我会再来看你的。请你保重自己。”
思乡的情感
孟浩然离开黄鹤楼之后,他前往广陵,开始了新的旅程。但是,他的心中始终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孟浩然在旅途中写下了《送别》一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在这首诗中,孟浩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友的离别之痛。他希望故乡的春草依然绿茵茵,希望亲友能够平安归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段充满离别和思乡情感的旅程。孟浩然在黄鹤楼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他的心中始终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他离开黄鹤楼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黄鹤楼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祷着。而在旅途中,他写下了《送别》一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这段旅程充满了感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离别和思乡的痛苦。但是,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孟浩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段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旅程。
孟浩然晚年与李白见过面吗?
1、《登黄鹤楼》【烟雨莽苍苍,唐】崔颢孟浩然与李白见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孟浩然大了李白要12岁的,李白年轻的时候,孟浩然已经成名。都是诗人,也都是性情中人
李白与孟浩然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次面,这次李白写了《赠孟浩然》,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黄鹤楼最的诗是哪三首??
126.平生不面却相识,黄鹤楼前今一鸣。——危稹《上赵总领》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
2、崔颢的《黄鹤楼》: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56.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揭傒斯《梦武昌》美好景色,是一首——黄衷《送江侍御》40.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41.青山黄鹤楼,白水黑龙潭,野猿啼碎胆。吊古怀乡之佳作。
3、《送康太守》:作者为唐朝诗人王维。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什么?
——《菩萨蛮·黄鹤楼》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6.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登黄鹤楼》
3.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茫茫九派流,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菩萨蛮·黄鹤楼》
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6.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李白《望黄鹤楼》
7.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9.黄鹤楼前鹦鹉洲,夕阳西去水东流。——释梵思《颂古九首·黄鹤楼前鹦鹉洲》
10.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罗洪先《旅怀·其三·望黄鹤楼》
11.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李弥逊《念奴娇·楚天木落》
12.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13.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赵蕃《代书寄吴仲权》
14.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
15.黄鹤楼中玉笛,看花吹彻春声。——管讷《题墨梅送友人》
17.黄鹤楼空馀铁笛,青牛人远剩瑶编。——钟仕杰《超真观·其二》
18.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陈孚《鄂渚晚眺》
19.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
20.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田锡《读翰林集》
21.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22.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23.千峰笑指来时路,黄鹤楼前月是君。——陈录《偕一之世卿诣楚云台偶作呈世卿》
25.有客欲登黄鹤楼,挂帆十月辞杨州。——文彭《楚江秋泛为吴子赋》
26.张子别我黄鹤楼,飘然骑鹤归扬州。——皇甫汸《送张子还广陵》
27.期君异时明月夜,把酒岳阳黄鹤楼。——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28.黄鹤不复来,云深离别处。——陈陶《怀仙吟二首》
29.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江万里《题黄鹤楼》
30.百千诸佛在何居,黄鹤楼诗锦不如。——释法薰《颂古十首·百千诸佛在何居》
31.黄鹤楼头玉笛吹,无缘得见蓝桥妪。——张凤翔《红梅》
32.扶醉曾登黄鹤楼,汉阳城对鹦鹉洲。——方孝孺《江山万里图》
33.黄鹤楼东卖酒家,王孙清晓驻游车。——乃贤《京城春日二首·其二》
34.要知觌体难藏处,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方《诸佛居何国土》
35.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36.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7.黄鹤楼中月白,鹦鹉洲前水流。——章甫《太湖秋晚·黄鹤楼中月白》
38.黄鹤楼头仙不回,青鸾镜里人难老。——徐庸《送徐以慱游武昌次陈孟英先生韵》
39.碧鸡关外先秋约,黄鹤楼前今雨情。——黄衷《送江侍御》
40.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
41.青山黄鹤楼,白水黑龙潭,野猿啼碎胆。——乔吉《中吕·红绣鞋·竹衫儿并刀》
42.安得先生与之游?买酒共上黄鹤楼。——王冕《孙元实春游图》
43.仙人黄鹤楼,待子洗壶觞。——徐祯卿《江上逢许员外》
44.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李白《江夏送友人》
46.黄鹤楼前秋月寒,楼前江阔烟漫漫。——饶廷直《夜游黄鹤楼遇道人》
47.黄鹤楼前帝,古来形胜控江东。——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
48.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
49.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50.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51.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
52.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53.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54.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释崇岳《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
55.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57.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刘因《送徐生还鄂》
59.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
60.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汪炎昶《闻笛》
61.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解缙《采石吊李太白》
62.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63.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64.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65.他日上云去,兹为黄鹤楼。——范仲淹《赠都下隐者》
66.如何万卷楼上人,却去黄鹤楼前作宾赞?——杨万里《寄题邵武张汉杰运干万卷楼》
67.王船未过鹦鹉洲,红旂已簇黄鹤楼。——郭钰《悲武昌》
68.黄鹤楼头秋日阴,客中扶病强登临。——吴炯《黄鹤楼》
69.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张咏《寄晁同年》
70.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葛长庚《念奴娇·汉江北泻》
71.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杨维桢《筚篥吟》
72.黄鹤楼前江水流,故人何处木兰舟。——宋登春《秋日登黄鹤楼怀刘四皋》
73.黄鹤楼前江水平,鹦鹉洲边春草青。——王炎《吊祢正平》
74.讲易白牛溪上,题诗黄鹤楼中。——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有时散发松风》
75.佛法一肩担荷却,黄鹤楼前尊。——贾似道《崇恩演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福禅增偈》
76.瘿尊酒尽三百斛,大醉来题黄鹤楼。——沈周《题画·其一》
77.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79.黄鹤楼前月,清辉千里寒。——张耒《赠杨念三道孚》
80.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黄鹤楼。——詹慥《客谈荆渚武昌怪然有作》
82.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王叔承《铁笛歌》
83.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刘淑柔《中秋夜泊武昌》
84.怅黄鹤楼前,鹦鹉翔烟屿。——马熙《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
85.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刘崧《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86.黄鹤楼头叶乱飞,金沙洲上秋将老。——孙蕡《武昌别鲁侍仪舍人文浚》
87.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李白《江夏行》
88.醉搥黄鹤楼,一掷财百万。——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89.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90.自从题入新诗后,黄鹤楼前忘却归。——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赤土才将画簸箕》
.黄鹤楼头犹是梦,桃花溪上未全贫。——陈洪谟《初度发夏口》
92.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93.世人寐语不知意,黄鹤楼前一赏梅。——释印肃《遍虚空界》
94.暂泊汉阳岸,不登黄鹤楼。——曾巩《汉阳泊舟》
95.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钱惟善《湘泪竹管》
96.百千诸佛居何士,崔颢曾题黄鹤楼。——释文礼《颂古五十三首·百千诸佛居何士》
97.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送康太守》
98.仙子已骑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许月卿《次允杰五首·瓣香曾侍鹤山俦》
99.岂不怀故栖,烽暗黄鹤楼。——王逢《无家燕》
100.已蜕苍龙骨,时登黄鹤楼。——庞嵩《洞宾图》
101.白鹭洲前弄明月,黄鹤楼上迎清风。——蔡戡《筇竹杖歌》
102.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103.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104.有酒如川容拍浮,但愿早登黄鹤楼。——章甫《采石》
105.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岳甫《水调歌头·鲁口天下壮》
106.百千诸佛问来由,崔颢曾题黄鹤楼。——释道枢《颂古三十九首·百千诸佛问来由》
107.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陈献章《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108.紫薇省下迎周节,黄鹤楼前返汉槎。——邵宝《送钱太常使毕还朝次韵》
109.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游似《黄鹤楼》
110.譬如江夏黄鹤楼,既有崔颢无李白。——方回《题东平张智卿梅轩尝以墨梅一幅自随》
111.爱君诗有春草句,使我神游黄鹤楼。——张耒《和阳念三自武昌至京师》
112.黄鹤楼前江水春,春光淡荡堪娱人。——陈煇《舟次武陵书别龚章二友》
113.戏抛白凤下清冥,黄鹤楼头雨正晴。——王鸿儒《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戏抛白凤下清冥》
114.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君诗日日说归休》
115.严君高年重清逸,我曾黄鹤楼前识。——杨士奇《送中书徐舍人归省兼问讯乃父茂良》
116.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高似孙《句·有鱼有蟹美如玉》
117.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一拳拳倒黄鹤楼》
118.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释如珙《偈颂三十六首·般若如我大火聚》
119.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120.汉江秋净石粼粼,黄鹤楼高不见尘。——袁宏道《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汉江秋净石粼粼》
121.白鹭洲前烟草微,黄鹤楼外烟云外。——赵蕃《白鹭洲词寄曾裘甫》
122.楼船吹篴汉江流,乘月经过黄鹤楼。——顾璘《重别行送李川甫还沔南兼讯李献吉》
123.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馀。——孙子光《榴皮题壁·黄鹤楼中吹笛罢》
125.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张俞《楚中作》
127.洞庭东下楚天浮,挂席西过黄鹤楼。——周光镐《过武昌阻雪仲和王孙邀登黄鹤楼》
128.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81.崔颢曾题黄鹤楼,长沙拈起当。——释昙密《颂古·崔颢曾题黄鹤楼》李白《江夏行》
129.武昌城头黄鹤楼,飞檐远映鹦鹉洲。——孙蕡《次武昌》
130.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徐渭《送余兴国》
131.黄鹤楼前鹦鹉洲,夕阳西去水东流。——释梵思《颂古九首·黄鹤楼前鹦鹉洲》
132.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罗洪先《旅怀·其三·望黄鹤楼》
133.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134.泛泛青翰舟,亭亭黄鹤楼。——贺铸《送左禹赴江夏尉》
135.江汉至鄂始合流,黄鹤楼前鹦鹉洲。——楼钥《题董亨道八景图》
137.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赵蕃《代书寄吴仲权》
138.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
139.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
140.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田锡《读翰林集》
141.黄鹤楼空馀铁笛,青牛人远剩瑶编。——钟仕杰《超真观·其二》
142.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143.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144.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145.送君远作羊荆州,送君西上黄鹤楼。——戴雨耕《送赵侯之任》
146.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147.千峰笑指来时路,黄鹤楼前月是君。——陈录《偕一之世卿诣楚云台偶作呈世卿》
149.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江万里《题黄鹤楼》
150.百千诸佛在何居,黄鹤楼诗锦不如。——释法薰《颂古十首·百千诸佛在何居》
151.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宋伯仁《送庐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谒秋壑贾侍郎》
152.青山黄鹤楼,白水黑龙潭,野猿啼碎胆。——乔吉《中吕·红绣鞋·竹衫儿并刀》
153.黄鹤楼前江水流,故人何处木兰舟。——宋登春《秋日登黄鹤楼怀刘四皋》
154.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刘崧《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155.黄鹤楼前江水平,鹦鹉洲边春草青。——王炎《吊祢正平》
156.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157.佛法一肩担荷却,黄鹤楼前尊。——贾似道《崇恩演福禅增偈》
158.瘿尊酒尽三百斛,大醉来题黄鹤楼。——沈周《题画·其一》
159.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岳甫《水调歌头·鲁口天下壮》
160.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苹红蓼满江湄。 ——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
黄鹤一去不返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