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专业解读 >

2010高考江苏解析几何_江苏卷解析几何

出卷人是如何把高考中一道数学/物理压轴题设计出来的?

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题基本上包括:函式与导数;数列;圆锥曲线方程;不等式等。其中,函式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方面,可以这么说,函式占高中数学大半壁江山。函式一般要求单调性,可以对函式求导;数列是特殊的函式,要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圆锥曲线方程一般涉及直线与方程,弦长,中点,对称点,可以联立方程,应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等方法去求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什么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全部问题的!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再提问!

出卷人是如何把高考中一道数学/物理压轴题设计出来的? 比如但不限于:如何把书本上的一条条知识点一点点演变成一道大题?考生不熟悉、没见过的新题目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acel rovsion的回答(102票)】:谢谢邀请。。其实压轴题并不神秘,但是考虑到各省的出题方式其实别还是蛮大的,我列举一下吧,其实上面已经答了一些了。一,通过一个既有的模型,数学结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通过列举简化,或者给出相关资讯,来达到可以用教材知识思考的程度,有时候干脆直接出成理想实验题目或者资料类题目,这类题目往往突出的是细节,因为元素众多。二,大跨度改编。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明说了就将必修教材上某些常见的套路题进行大跨度改编,主要的方法分这么几种,1,隐藏条件,明明在教材上是条件明了的题目,将条件的给出门槛加高,使得一个问题被改变成数个小问题组成。2,在证明题方面将一些常见(练习题中会碰到)但是必修教材上没有的“结论性知识”做成条件。3,干脆将一些必要条件给删掉,变成“讨论题”,让学生分析细节,并对条件进行分类来答题。4,复杂化图形或者构件,这个在解析几何中比较多,主要考察数形结合。5,发散性题目。此类题目的方式,大概是把一个本来都被参考书玩烂了的东西,通过一种“新问题”的方式展现出现,甚至可能设多余条件恶意。三,组合嫁接。这个很简单,就是将几个单独的问题在一起,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糅合成一个题目。而需要的就是学生要能够还原这个问题的本质,然后分开解决。这个在物理题目别常见,尤其是很多所谓的物理压轴题:不是把不同的运动过程组合在一起,就是把不同的状态以及条件融合在一起。比如那类又有多重的运动过程,又有电磁状态转换,又有条件变化的“大题”》四,方法或者思维组合,高中教育虽然老师通常会教你数学方法,比如什么是数形结合,什么是整体归一,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并不会系统的教给你,甚至有些极端一点的老师会让你去扫大量的题目来自己领悟。所以将集中思维方法结合在一起,也是很可以提高“区分度”的方法。举个例子,比如“简单的数列题就是要么等比要么等,难一点会需要你将数列“解构”一下,然后再发现是等比还是等。那么如果我们要恶心一点了,造这样一个数列,首先需要解构三次才能“还原”,而且还原过程中涉及到“解构项”本身数列的求和,其次他不是逐项等或是等比,而是任意三项组成等比,端头和中间组成等,而设计另一组同样恶心的数列,然后和原数列交叉对应。莫名其妙地给一个诱导公式,和第三组数列相关,第二组和第三组数列涉及在K+1项上的数学归纳”OK,这样一个恶心人的数列压轴题就出来了,题中涉及到突出转化,整体归一,分类讨论,归纳分析四种数学方法。然后学生看到就头大了。五,涉及特殊化的讨论。这个在数列题目甚至解析几何题目中都很常出现,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化的重合表示式或者图形,过程是分段或者分类的,你需要自己设计一些特殊化的情况才能对其解构分析,最典型的就是取特殊值和特殊点。当这个特殊化情形和方式越复杂,就能成为一道压轴题。六,数学化的能力和表述形式复杂化。这个原先只是出现在应用题,但是现在高考,尤其是录取率比较低的省份诸如江苏,山东,四川,两湖,两河之类的省份来说,应用题实在太拉不出距了。所以就把这一套东西用在解析几何上或者数列上。这个还思路还比较新,一般的情况就是给你一个影象或者数列,然后“口头叙述一整段变化过程,口语化程度非常高“,考察你是否能够归纳成数学问题。七,这就是上面某位仁兄提到的,通过程式化的东西来倒推。比如利用简单的程式模型,造一个数列出来让你解,或者造一个莫名其妙的影象出来让你解。这个大部分情况下,是增加”技巧性“难度,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数列中比较多,解题思路简单,但是工程量大,而且途径单一,不容易想到。提一些其他的,大部分省的题库不是用来抽题的,而是将市面上的参考书等等东西涉及到的题目全部装在题库里面,用于参照,以免出现”重复题“或者”类似题“。其次,并非出题目的都是”大学老师“,大部分都是教育专业相关人士或者某些不在职的中学教师组成的”高考命题专家组“,一般来说,会有短一个月,长到两个月左右的”出题时间“,这段时间都有相对严格的保密措施(极端点可能包括限制出行),而且使用”分散出题“,所以除了专家组以外,大部分老师是不知道”最终版本“的卷子是什么样子的。,高考题目往往不止一套,标配是三套-五套。有些省,曾经会对于一套卷子的”难度分析“会通过组织一些”学生“(来源比较复杂,但是保密筛选,而且水平必须参不齐,互相有水平区分),来做一些”卷子“(不会是原版的高考卷子,而是将高考某一两道题目加以改编,夹杂在大部分题库题目里面,这样组成卷子)。从而来统计得分率和失误率。但是这一项措施大部分是在”省份自主命题“或者”课改“的时候,某些地区会做的手法,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曾昭颢的回答(1票)】:以江苏物理举栗江苏物理一般都是拿真实存在的元件或者模型,进行简化一下,简化到高中生能做的水平, 因为随便一个元件里面都包含了很多东西,而且考生都绝壁没见过。【张秉宇的回答(2票)】:我大一的时候有位老师曾参加过高考命题。有一次他给我们简单提过一点,不是很多,希望对题主有帮助。(时间略久,以下不是他的原话,是我的演绎)他是基本遵从这样的方式,从简单的结论出发,倒著给出题目。考虑一些满足题目基本方向的工作,构造一系列结论的充分条件。比如我熟知关于等比级数的一些不等式,自然就设计数列和不等式了,然后我可以找一些和等比数列相关的递推,然后配合一些不等式基本性质,这样就能简单的做出一个题目了。下面是我自己的想法刚刚说到找充分条件,因为出题的有不少是大学老师,所以自然在自己的领域内有一些不为中学生/老师所知的东西,所以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不少问题是自然而直接的,只是缺乏对问题充分的了解,从而造成了难度异。比如有个例子是一些递推数列的题目,用蛛网迭代等一些技巧,是完全程式化的,但对中学生来说,就缺乏相应的了解,在12年全国大纲卷等一些试卷中被用来压轴。——————分割线——————说两句答非所问的话,我们老师当时还跟我们讲,他们命题组做的件事就是尽可能买了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然后坚决不出上面的题。

2010高考江苏解析几何_江苏卷解析几何2010高考江苏解析几何_江苏卷解析几何


2010高考江苏解析几何_江苏卷解析几何


2010高考江苏解析几何_江苏卷解析几何


高考文科数学大题里,解析几何和导数相比较当然是解析几何比较难了。

出卷人是如何把高考中一道数学/物理压轴题设计出来的?拜托各位了 3Q

用一句话概括,是你学过的知识点的总和,比如说不等式,数列等,要求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善于灵活运用,所以多做一些高考真题非常非常有用!可以在课余自己整理,研究,记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会发现其中的奥妙的!

如何突破数学高考压轴题

建议收集近五年得高考题压轴题和近三年模拟题的压轴题都做做,如果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分别做选择、填空、大题的两题,就是6题,这样可以省很多时间

如何保证高考理数压轴题全部解出来

高考数学压轴题有多难 如何答好数学压轴题

硬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审定通过设计者画出的硬图案后,有造厂先做出柸胎模具,再进行装置压印,即为硬。

高考,物理,压轴题,难吗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葛军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有多难

你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下,特别是性质要记住,把练习册吃透不同的省份不一样,问你的老师就不多了,如果觉得不够就买点高考试卷做做

2017年江苏省的高考数学难哭了很多人,很多人都认为又是葛军出的题,那么葛军出的题真的有这么可怕吗?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题到底由多难?下面我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葛军出题有多难? 201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历年来被称为“拦路虎”的数学再次成为考生议论的重点。众多江苏考生上网反映本届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很大,有考生甚至哭着离开考场。据,江苏省2003年的数学高考卷被认为是难卷的,当时150分的卷子平均分为68分。而南京市有监考老师看过试卷后认为2013年的数学考题难度已超越了2003年,平均分只有55分左右。这也让不少江苏的考生傻了眼。出题这么难的人正是葛军,他出的江苏高考数学题,直接秒杀江苏52万考生,使江苏上线分数直降50~60分。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题目也是由他出的,满分160分平均分 只有83.5 分 。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有多难? 填空题:一如既往地占据了第1题的位置,不光考察了的运算还考察了的互异性;第2题考察复数运算和模的概念;第3题统计里面的抽样调查,应该没有考生不会;第4题流程图的选择问题;第5题三角的和公式和构造角(和15年第8题类似);第6题体积比问题(和14年第8题类似,都相同);第7题在定义域的背景下考察了几何概型(以前高考卷上都没有过几何概型的考察,17年苏锡常镇二模第6题有所提醒);第8题双曲线渐近线和面积问题(15年12题也考的双曲线渐近线,双曲线和其他曲线的区别就是渐近线);第9题数列考察和与通项的关系(和17年苏锡常镇一调第9题类似,就是一个等一个等比,解题思路完全一样);第10题以应用模型为基础考察不等式(学习10年葛军的14题,同时这是一道陈题,刷题多的同学见过类似的题目);第11题考察函数的奇偶和单调性质(这种题目模拟卷都考察烂了,放在这个位置偏简单);第12题是向量线性运算(17年苏锡常镇一调11题和二调12题都有涉及了边边角角,其用建系方法既是常规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第13题把圆和向量数量积综合在一起(这个我们考前还讲过,在圆的9种生成中涉及,有套路的考生用向量的极化恒等式可以很快把题目转化为轨迹相交问题);第14题函数零点问题,有点难但很容易猜(这题的区分度不大,据说和上海某年高考题类似,其也是8,会不会改编不得而知)。

解答题:第15和16题和常规试卷调了个顺序,应该是故意的,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难度都不大,考生们应该轻松拿分(第16题我们次课就和艺术生讲过,相似度95%,就不多改了个数据,窃喜!);第17题解析几何,如果设点做计算繁了点,但思路清晰的,考生坚持一下就可以做出来(感觉此题和和16年第10题类似,可以用简单的几何法解决);第18题应用题后移,当然会加大难度了,对理科生有点优势,考生需要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若冷静思考不算太难,用解析法做比较容易理解(解析法是高考常考的方法,近年多次考察,大学学术成果大多主攻解析方面);第19题数列题是个好题,感慨终于接地气的(较16年而言),以传统的新概念题为主,问题也是很常规的,问检验,第二问试探证明,同时此题有11年江苏19题的影子,其方法是我们也重点强调过的,相信很多考生不至于束手无策;第20题导数题,有点意外的是又一次考察了三次函数(15年19题刚考),导数的三问,前两问比较正常,第三问看懂比较容易,关键在后面的计算中,这种题型平时模拟卷上也常出现。

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有区别么?分别指的什么。包括哪些内容?相对高考来说应该怎样复习?

而高中导数是原来高等数学下放下来的,算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从要求上来说就比较初级,掌握基本的公式和解题思路,通常错误也就是计算错误,只要公式没有用错,通常还是能得一些分的。

立几主要要证明面边角的关系或者计算一些边角的大小,而 解几是平面内的,主要考计算。

(5)排列与组合,

高中数学选修部分占高考多少分

望采纳谢谢你~

从以前的高考看,高中数学选修课高考占比在20%左右(30分左右),比例还是较大的。

数学:函数,数列

比如,许多教材上把“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标准方程,性质,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作为选修,但考试中几乎都会有一道与之相关的大题,6-12分左右的,不能小视啊!

但是,今后的考试走势可能会变化,现在的思路是数学减少难度、英语降低标准,语文增加难度和范围。

不论你赶没赶上改革,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一定不会错的。

不多,20/30分左右,一般是这样的,看运气,最多不超过,50

主要集中在一道选做题(10分),当然前面考题穿插的也有选考部分也不排除!大概一套题的分值在20分左右

吉林考的是新课标卷吧,我们那届是10分,11年

出卷人是如何把高考中一道数学/物理压轴题设计出来的?

所以,现在各学校的做法都是,只要在考试大纲范围内的内容,一律按必修对待的。

其实压轴题并不神秘,但是考虑到各省的出题方式其实别还是蛮大的,我列举一下吧,其实上面已经答了一些了。 一,通过一个既有的模型,数学结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通过列举简化,或者给出相关信息,来达到可以用教材知识思考的程度,有时候干脆直接出成理想实验题目或者资料类题目,这类题目往往突出的是细节,因为元素众多。 二,大跨度改编。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明说了就将必修教材上某些常见的套路题进行大跨度改编,主要的方法分这么几种, 1,隐藏条件,明明在教材上是条件明了的题目,将条件的给出门槛加高,使得一个问题被改变成数个小问题组成。 2,在证明题方面将一些常见(练习题中会碰到)但是必修教材上没有的“结论性知识”做成条件。 3,干脆将一些必要条件给删掉,变成“讨论题”,让学生分析细节,并对条件进行分类来答题。 4,复杂化图形或者构件,这个在解析几何中比较多,主要考察数形结合。 5,发散性题目。此类题目的方式,大概是把一个本来都被参考书玩烂了的东西,通过一种“新问题”的方式展现出现,甚至可能设多余条件恶意。 三,组合嫁接。这个很简单,就是将几个单独的问题在一起,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糅合成一个题目。而需要的就是学生要能够还原这个问题的本质,然后分开解决。这个在物理题目别常见,尤其是很多所谓的物理压轴题:不是把不同的运动过程组合在一起,就是把不同的状态以及条件融合在一起。比如那类又有多重的运动过程,又有电磁状态转换,又有条件变化的“大题”》四,方法或者思维组合,高中教育虽然老师通常会教你数学方法,比如什么是数形结合,什么是整体归一,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并不会系统的教给你,甚至有些极端一点的老师会让你去扫大量的题目来自己领悟。所以将集中思维方法结合在一起,也是很可以提高“区分度”的方法。 举个例子,比如“简单的数列题就是要么等比要么等,难一点会需要你将数列“解构”一下,然后再发现是等比还是等。那么如果我们要恶心一点了,造这样一个数列,首先需要解构三次才能“还原”,而且还原过程中涉及到“解构项”本身数列的求和,其次他不是逐项等或是等比,而是任意三项组成等比,端头和中间组成等,而设计另一组同样恶心的数列,然后和原数列交叉对应。莫名其妙地给一个诱导公式,和第三组数列相关,第二组和第三组数列涉及在K+1项上的数学归纳”OK,这样一个恶心人的数列压轴题就出来了,题中涉及到突出转化,整体归一,分类讨论,归纳分析四种数学方法。然后学生看到就头大了。 五,涉及特殊化的讨论。这个在数列题目甚至解析几何题目中都很常出现,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化的重合表达式或者图形,过程是分段或者分类的,你需要自己设计一些特殊化的情况才能对其解构分析,最典型的就是取特殊值和特殊点。当这个特殊化情形和方式越复杂,就能成为一道压轴题。 六,数学化的能力和表述形式复杂化。这个原先只是出现在应用题,但是现在高考,尤其是录取率比较低的省份诸如江苏,山东,四川,两湖,两河之类的省份来说,应用题实在太拉不出距了。所以就把这一套东西用在解析几何上或者数列上。这个还思路还比较新,一般的情况就是给你一个图像或者数列,然后“口头叙述一整段变化过程,口语化程度非常高“,考察你是否能够归纳成数学问题。七,这就是上面某位仁兄提到的,通过程序化的东西来倒推。比如利用简单的程序模型,造一个数列出来让你解,或者造一个莫名其妙的图像出来让你解。这个大部分情况下,是增加”技巧性“难度,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数列中比较多,解题思路简单,但是工程量大,而且途径单一,不容易想到。 提一些其他的, 大部分省的题库不是用来抽题的,而是将市面上的参考书等等东西涉及到的题目全部装在题库里面,用于参照,以免出现”重复题“或者”类似题“。其次,并非出题目的都是”大学老师“,大部分都是教育专业相关人士或者某些不在职的中学教师组成的”高考命题专家组“,一般来说,会有短一个月,长到两个月左右的”出题时间“,这段时间都有相对严格的保密措施(极端点可能包括限制出行),而且使用”分散出题“,所以除了专家组以外,大部分老师是不知道”最终版本“的卷子是什么样子的。,高考题目往往不止一套,标配是三套-五套。有些省,曾经会对于一套卷子的”难度分析“会通过组织一些”学生“(来源比较复杂,但是保密筛选,而且水平必须参不齐,互相有水平区分),来做一些”卷子“(不会是原版的高考卷子,而是将高考某一两道题目加以改编,夹杂在大部分题库题目里面,这样组成卷子)。从而来统计得分率和失误率。但是这一项措施大部分是在”省份自主命题“或者”课改“的时候,某些地区会做的手法,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

总之,数学和物理的压轴题还是很难的,想解答出来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

【高中】如何自学解析几何?

高中我不学竞赛,2010浙江高考数学照样130以上(2010浙江数学很难),多做题有利于你。

初等几何

本人很负地推提高在于多做题。荐《五星级题库》

貌似不好买,可以百度一下,豆丁网有电子版。

百度不让发一般会很难,没有几个人能做出来。高考数学一道题一般是数列题,问一般是求通项,还算容易,如果数学学得好应该能做出来。后两问一般会比较难,短时间内很难做出来。其实很多人在150分钟内根本做不到一题,所以还是把心思放在前面的题上,把前面的题做好,也能拿高分,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道题上。豆丁网的链接。。。

高考中极坐标,参数方程的问题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给分吗

高考中极坐标,参数方程的问题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给分。因为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系方程也是你好!我数学学的还行,也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对于你的问题,我有以下建议。首先,你对平面几何的理解程度决定着你对立体几何的理解程度,如果你初中的平面几何不怎么样,那么就不要想在立体几何上拿高分!如果你是2011年的考生,在紧剩的五个月中想要在立体几何上有所突破的话,就只有一个方法葛军是谁? 葛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课标高中数学(苏教版)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葛军被无数考生称为“闻风丧胆”的“数学帝”!,那就是没天都做一道立体几何题,坚持下去,你解题的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还有…立体几何其实就是平面的升维而已,解题方法不外呼两种:一是作用平面几何知识,二是设空间坐标!前者难,但解题量小。后者简单,但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转化过程与结果都正确就行。

高考全国卷模式中,数学和物理中的两道题一般出关于哪些知识的题目?能列个单子说明一下

通常来说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解析几何,不过一般都放在倒数第二题,一般来说,解析几何都是考运算量的,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能够深入理解题义,巧妙的抓住题目的核心,才能顺利的解决题目.

要说物理,可能性就多了,但一道题多为力点结合,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与力学问题相结合。倒数第二道可能性就多了,可能是电磁感应的,可能是纯力的甚至光学和原子也有可能。

给你个建议,一提一般较难且计算量大,现将前面的题拿稳了再作一题,不行就放了,只要前面答得好,分还是很高的。预祝你高考顺利数学的嘛

还有一种就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就是一道题.通常来说都是考函数(基本上一定考导数的应用)或者数列,当然作为压轴题自然有他的本事,这种题目一般就是高数里面的一些过渡的题目,如果你懂得高数的知识便可以简单的解答出来,当然如果不懂的话,就需要你有灵活的思维能力.给你一个建议,呵呵,题目不会出无关的东西来,往往题目当中就会给出一点提示的,认真的发掘吧.

物理就比较难了,这个很难说请的,倒数第二题,通常是一些动量动能之类的,这些通常比较难,步骤往往就那么一两步,可是却很难想到,就我看来,我觉得有时这道题还更难,解答的关键就是要在平时积累足够的做题经验,否则想解答出来就有点困难,具体的,你可以自己找书来看,自己的认识总是最深刻的.而一道题,就是靠电学的,有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是最简单的.也是比较常考的,但是如果来一个不论不类的,呵呵,那就有好系巧了,具体的例子我就不说了.

近几年全国卷一数学一题多为数列题(结合导数分析增减性 不等式性质 数学归纳法),理综大题包括 23 24 25三道计算题,其中23题较容易(可能考察运动学知识),24 25题一般为动量与能量的结合的力学题(物理情景较复杂),或带电粒子在磁场(有界)中的运动,或以导体切割磁感线为背景,注意分析最终达到的稳定状态,多用 i(平均)=ΔΦ/(Δt·R), Q(电量)=i(平均)×Δt ,F=BIL,I(安培力冲量)=Ft=BiLt=BLQ=ΔΦ/R=BS/R,S=d(杆长)×L(杆移动距离),用动能定理求安培力功,总能量守恒求生热

还有一种就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就是一道题.通常来说都是考函数(基本上一定考导数的应用)或者数列,当然作为压轴题自然有他的本事,这种题目一般就是高数里面的一些过渡的题目,如果你懂得高数的知识便可以简单的解答出来,当然如果不懂的话,就需要你有灵活的思维能力.给你一个建议,呵呵,题目不会出无关的东西来,往往题目当中就会给出一点提示的,认真的发掘

数学:数列,函数,导数的综合

物理:电磁学和力学综合在一起出题(带电粒子在磁场,电场中的偏转出的比较多)

数学,导数数列,解析几何方面较多.

物理,电磁,动量和能量方面的较多.

数学,计算量较大的解析几何,数列,函数(必有求导及关于最小值的问题) 数学三道大题基本上全从这上面出。

数学,如果你不是什么上海江苏的,基本不会遇见解析,国卷就喜欢数列和导数

物理,更显然,就喜欢电磁,和一堆块堆一起考动量能量的

不过孩子,我劝你一句,高考还是每个知识点都做到可以应万变比较实在,只压题型上场容易慌

高3你应该做到有一种自信,不管它拿什么考你你都能举一反三答出来

物理:动量能量,电磁学

江苏高考数学考试内容?

物理:电磁与力学、能量综合的题

江苏高考数学考试内容?大家都知道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因此高考是很多就业者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不少人在高中解析几何已经是学习的相当深入,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本来就有点综合学科的意思,题目可以无限难,方法不对甚至无法开始,导致全部分数扣光。报考高考的时候,都想提前先了解一些关于高考的常见问题,下面教务老师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高考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